南京制作证件,无锡制作证件,徐州制作证件,常州制作证件,苏州制作证件,南通制作证件,连云港制作证件,淮安制作证件,盐城制作证件,扬州制作证件,镇江制作证件,泰州制作证件,宿迁制作证件

为立德树人引来“源头活水”

11月18日,位于苏州市相城区的江南农耕文化博物馆将正式揭开面纱。这个由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农业主题博物馆,立足太湖流域地区生态体系、模式技术、思想典籍、节气农俗、农夫艺术等内容,全方位、多层次、立体化展示了江南地区特色农耕文化。

为立德树人引来“源头活水”(0)

“江南农耕文化博物馆的建成开放,将成为学校立德树人、培养高素质农业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又一重要阵地,也为社会透视江南农耕文化打开了一扇窗。”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dang委书记傅兵表示,近年来,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不断完善“强农兴农,德技并修”育人体系,通过擦亮“江南农耕文化弘扬者”办学名片,不断打造特色文化育人体系,以文化赋能演绎职教改革新出色。

把农耕文化融入思政课堂

11月9日,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“迎丰收 结农趣”农耕文化节系列活动。“投壶、贴秋膘、品秋茗、写农谚等这些来自历史里的秋社传统,在校园玩出了新花样,让大家在趣味中感受到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。”活动上丰富多彩的庆丰收民俗体验环节,让今年新入学的大一新生王磊耳目一新。

作为苏州农职院师生最期待的校园“嘉年华”之一,“农耕文化节”至今已经连续举办四年,通过把校园文化与时代特征、地域特色、办学传统、专业发展相融合,学校相继开展了“农耕诗词大赛”“耕读讲堂”“礼敬农耕文化始祖”“农耕文化历史人物故事微视频”“校园‘三农’舞台剧”等系列活动,寓教于乐,让学生在无形当中厚植爱农兴农的理想,发现传统农业文明的当代价值。

“这是苏州农职院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,也是学校探索农耕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的一项创新。”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叶琦说,除了文化节,学校还组建农耕文化教学团队,通过开设《农耕文化》公选课,选派农学、昆虫、历史、文学等各领域的师资,着手编写校本教材,课程至今已开设4个学期,吸引了上千名学生选课。此外,学校早在10年前就把农耕文化相关内容融入旅游、会展等专业的必修课,并作为其他专业的通识类选修课程,并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设置“农耕文化寻访”专题,让学生走进乡村,增进对农耕文明的了解,增强投身“三农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
讲好江南农耕文化故事,苏州农职院在对内丰富课程的同时,还抓住平台建设,向外传播农耕文化,提高学院及师生的社会服务能力。在校史馆、相城科技园等宣传教育阵地,每年接待大量来自各个学校的中小学生及其他团队、社会人士参观、体验;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“三下乡”活动,积极参与“文化惠民心”等地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,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,宣传农耕文化,展示农耕生活之美,深度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去,获评全国“三下乡”优秀团队。

让非遗技艺在校园开花结果

10月9日,一则喜讯从荷兰传来:由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主持设计、建造、养护的“中国竹园”荣获2022荷兰世园会组委会室外展园铜奖(室外展园总分第3名)和最佳体验奖,这是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自1992年起第五次代表中国政府赴海外参展并获奖。

作为中国近现代园艺与园林职业教育的发祥地,苏州农职院终究秉承“苏州园林技艺传承者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坚持“文化育人”和“技术育人”双线并举,肩负起“为香山营造传艺、为苏州文化存根、为现代工匠铸魂”的历史使命。该校园林工程学院副院长余俊介绍,通过产教融合,学校目前已和相关企业打造出“互通人才的共育渠道、贯通资源的共享渠道、融通技术的共研渠道”模式,探索把非遗大师引入校园创建大师工作室,形成了教学相长的“现代师徒制”和“筑园塑人”育人品牌,培养了一批新“香山匠人”,相关成果被20余所兄弟院校借鉴应用。由学校设立的“江南园林班”学生,90%以上进入闻名企业就业,16名学生拜非遗大师为师,作为后备传承人培养。

为立德树人引来“源头活水”(9)

在学校东山校区,推动学生进入茶企实训,拜师中国制茶大师和非遗传承人,在文化的熏陶中、技艺的锤炼中,守护好guojia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洞庭山碧螺春制作技艺”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“苏州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”这两项重要“非遗”。

通过“校企合作+大师工作室”模式,苏州农职院助推让非遗在校园内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近年来,学校先后为土耳其、泰国等8个“一带一路”沿线guojia培训技术人员97名,联合举办5期古建筑木工、瓦工等技能工种社会培训,承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组织的园林工程项目负责人培训考证1486人。师生团队代表江苏省设计建造的“江苏园”获金奖8次,代表guojia设计建造的展园获国际最高奖2次,“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”课程入选guojia课程思政示范课程。

在产教融合中厚植工匠精神

今年6月,苏州农职院与苏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(园区)签署“众筹班”联合培养协议,面向在校学生采用“定向式”“定单式”培养,通过企业技能认证模式,进行技能加强,提高就业质量。

“做农业必须有情怀,这种情怀更是一种文化认同,需要长时间的积累。”在苏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会长、江苏三维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艺春看来,日前,“有情怀”的聪明农业专业人才目前仍比较稀缺,希望通过政校企三方合作,以“传帮带”的形式培养一批有情怀的新农人。

“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与产业和社会脱钩,要从优质的农业企业中吸收养分,助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。”苏州农职院副院长周军介绍,学校通过组建“京东班”“久保田班”“星铁航空乘班”“85度C店长班”等多个企业冠名班,举办“龙头企业进苏农 产教融合共行动”活动,在产教融合中,让优秀的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、专业文化融合,厚植学生的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。

以文化建设为立德树人引来“源头活水”,苏州农职院还在继承探索。通过加强苏锡常都市圈区域文化、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研究,加大技能社团建设力度,开展100场劳模、大师、杰出校友进校园、进课堂、进社团活动,营造良好的工匠文化氛围;成立劳动教育研究中央,将劳动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赋予相应学分,将劳动教育内容纳入专业课程教学实施同步考核,将劳动精神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体系进行单独考核,打造劳动文化的坚实基础;立足以赛促学,出台《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“123百团竞技”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计划实施方案》,提出遵循学生“个性化发展、多样化成才”原则,开展“技能竞赛月”等系列活动,打造比学赶超的文化氛围。

苏州农职院dang委副书记、院长苏士利表示,dang的二十大报告对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的表述鲜明详细,如“统筹职业教育、高等教育、继承教育协同创新,推进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”等,也对推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做出了新要求,今后,苏州农职院将立足自身发展实际,培养坚定文化自信、树立为农情怀的新时代新农人。

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

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