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阴师范学院:发挥科教资源优势赋能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
江淮生态经济区是江苏着力打造的“1+3”重点功能区之一,淮安提出了“绿色高地 枢纽新城”的战略定位。淮阴师范学院作为江淮生态经济区的一所本科院校,在做精做强教师教育的同时,依托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卫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央、江淮生态经济研究基地等平台,积极赋能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,在现代农业及湖泊环境保卫 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,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“淮师力量”。
发挥平台优势,着力打造人才高地。学校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学科发展需求,围绕区域现代农业绿色发展与湖泊生态环境保卫 的重大需求,牵头组建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卫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央、江苏省洪泽湖蓝藻预警与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央等guojia级、省部级高层次研发平台23个,省乡村聪明农经等省级智库6个,集聚了一大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教学、科研平台资源。学校坚持把高层次人才团队建设作为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,重点引进国际闻名外籍专家和海内极具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才俊,先后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等国外高校全职引进高水平外籍团队3个,柔性引进guojia级人才10余人,从海内外闻名高校引进优秀博士、教授50余人。学校还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与智力优势,深入推进“百名博士助百村”行动计划,推动区域特色产业升级。
发挥协同优势,聚力生态环境保卫 。淮安承担着展示江苏生态竞争力的重任,学校深入开展种养殖业污染减控、水体监测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,形成“源头减控、过程阻截、末端管理、长效监控”的综合管理模式,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。针对环洪泽湖区域农药、化肥施用过多等问题,研发集成水稻大田“药肥两减”技术、稻麦绿色高产抗逆种植技术、设施种植污染减控技术5项,获江苏省高校科技奖一等奖、农业农村部丰收奖二等奖等奖项5项。针对传统龙虾池塘养殖饵料大量投喂、水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,创新建立适合本区域的稻虾生态种养技术体系,推广面积约占全省稻虾综合种养总面积的2/3,成功获批农业农村部唯一的渔业类产业集群项目及300万元中心财政经费支持。学校创建海内首个“洪泽湖环境监测与蓝藻预警平台”,先后获批“guojia湖泊—流域科学数据中央洪泽湖分中央”“江苏省洪泽湖蓝藻预警与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央”,连续多年编制发布《洪泽湖水环境卫星遥感监测年报》,被科技部纳入guojia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。学校与洪泽湖渔管办共同建立“洪泽湖虾类”等guojia级水产种质资源保卫 区7个、省级保卫 区3个,成为内陆湖泊中水产种质资源保卫 区数量最多、面积占比最大、保卫 品种最全的湖泊。
发挥科技优势,奋力推进乡村振兴。学校与淮安市政府共建淮安乡村振兴学院,创立“农业技术导向—多方协同攻关—成果快速转化—农夫稳定增收”的链条式精准帮扶机制。学校建立“人才帮扶、技术帮扶、产品帮扶、产业帮扶”递进式“四扶”长效帮扶模式,树立的“淮安大米”“洪泽湖大闸蟹”“洪泽湖青虾”“洪泽湖河蚬”等助力增收攻坚品牌,成为当地农夫增收致富、农业科技化发展的“良方妙药”。“洪泽湖大闸蟹”2020年品牌价值154.28亿元,先后获评“guojia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”“全省十佳农产品公用品牌”。采用PPP合作模式重组建立的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种业公司——江苏天丰种业在8个乡镇建立10个“制种村”,带动周边1000余农户年均增收2000万元。
淮阴师范学院将围绕区域“绿色发展”“科技富农”“乡村振兴”等需求,主动担当、积极作为,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展新空间、增添新活力、培育新动能,努力把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漂亮江苏“绿心”,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坚实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