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之不易 俭以养德
徐州中小学生上好“粮食安全”思政大课
□ 本报记者 张耀文 通讯员 倪林
“我天天上学都经过丰储街,却从没想过为什么这条路要起这样一个名字。通过探究,我了解到这里曾经是粮行集中的地方,取名‘丰储街’含有希望‘粮丰储满’的美妙心愿。”近日,徐州市和平桥小学五年级的李恒玥,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发现。
“作为少先队员,我要从自身做起,争做保卫 粮食、珍惜粮食的小卫士。”李恒玥研究丰储街历史后写下心得,文字虽稚嫩,但知识的增长、责任感的养成跃然纸上。这得益于近期徐州教育部门围绕粮食安全开展思政教育的尝试。近日,徐州市发布中小学粮食安全和粮食节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获奖名单,包括李恒玥在内的200余名师生榜上有名。
“本次实践活动从去年年底延续至今,旨在引导全市中小学生从课堂和生活出发,关注粮食安全。”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室主任陈戈介绍,教师带头落实“光盘行动”,厉行勤俭节约,用实际行动引导学生们将珍惜劳动成果、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融入日常、化作常常。
近年来,徐州市教育局不断探索课程思政路径、深挖德育活动内涵,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,着力实现德育引领、五育融合,让全市中小学生上好思政大课,全面提高综合素质。自去年以来,徐州市教育局先后组织2000余名教师参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学科德育优质课比赛,引导学科教师挖掘课程育人资源,将德育融入课堂教学。
“粮食安全和粮食节约是‘国之大者’,蕴含深刻的教育意义。我们提升德育活动质量,多方挖掘育人资源。”徐州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王学伦介绍,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,活动是课堂的延伸,粮食作为一条线,串起教室内外两个育人课堂,实现学生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水平全面提升。
劳动教育是培养儿童健全人格、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。徐州市星光小学围绕粮食主题开设融创课程,设计“小小分餐员”“星光美食节”等20多项主题活动,建设劳动实践体验馆,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餐饮和劳动习惯搭建平台。
“民为国基,谷为民命。今年中心一号文件再次聚焦粮食安全议题,高中生更应深入了解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。”徐州市第一中学历史教师顾居表示。这段时间,他指导多名学生参加本次活动,其中,高二学生李禹峤认真研究历史、政治等学科教材,以《粮安天下》为题撰文回顾人类为粮食安全付出的努力,调研世界各国粮食安全现状,深入了解在dang的领导下我国努力解决粮食问题所取得的辉煌成就、展现的担当和聪明。“运用课堂所学解决实际问题、关注国计民生,充分展露如今高中生的综合素养和责任担当。”顾居对此评价道。
“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课程和活动为载体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,助力学生全面发展。”徐州市教育局局长石启红表示,今年徐州市教育局将继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,全力推进中小学生品格提高工程和“一校一案”,落实《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》项目建设,探索设计更多德育特色活动,提高德育工作内涵质量。